黃浦江——上海的母親河
孕育著城市的文化
滋養著城市的氣質
為將黃浦江東岸打造成
國際化的世界一流濱水空間
78家參建單位、數以萬計建設者日以繼夜合作奮戰
歷時三年,將浦江東岸從工業時代遺留的“銹線”
裝扮成22公里璀璨奪目的景觀線。
還江于民,還景于民。
亦境團隊通過國際招投標,中標了上海黃浦江老碼頭區耀華地塊、洋涇地塊、中棧地塊的規劃設計,出彩創新的方案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評價。隨著近幾年,上海市兩岸45公里核心區貫通,以“實現上海的母親河兩岸由生產岸線逐步讓位于生活岸線,成為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示范區”目標的確定,亦境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再次受委托編制了《上海黃浦江老碼頭區濱江公共綠地景觀技術導引》,對浦江兩岸打造為可漫步、可閱讀、有溫度的魅力水岸空間,成為“全球城市生活核心的美好舞臺”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亦境負責設計的三塊綠地岸線總長2.5km,約占東岸濱江總長的12%,已順利竣工,亮相濱江。小編將在“東岸系列”中陪同您一起去那些有景色,有“溫度”的濱江綠地上走一走,領略一番東岸風光。 |
亦境團隊負責設計的3個地塊
今日耀華 律動浦江
耀華綠地總平面圖
亦境設計的3塊綠地中,規模最大的耀華綠地,北接后灘公園,南側與前灘國際友好城市公園隔河相望。東側地塊作為世博會功能的延伸和配套地區,形成以總部經濟和高端商務服務為主導,集工作、居住和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世界級新型商務區??偯娣e近20公頃。
竣工后的耀華綠地,成為以“濱江、活力、公共、健身”為主題的高品質濱江休閑綠帶。
漫步今日的耀華綠地,交通組織更為暢達。三線并道——由倪家浜橋接入耀華地塊,或在林間、或在濱江、或在城市界面隨地形起伏,通過川楊河橋與前灘公園銜接。
輕走漫步于疏林草地畔,體驗都市氧吧帶來的清新呼吸。
漫步其間,空間布局更趨合理、設施更為完善,宜賞、宜游、宜憩。
駐足綠地驛站,小憩一番。
行走間,感受富于動感的景觀地形和疏密相間的植被群落,體驗四季更替,景隨時移。
品味今日耀華,聯動起城市空間,注入了港灣情調,保留著碼頭記憶——成為公共開放、環境舒適的高品質濱江休閑空間。
并肩作戰 感動耀華
今天律動浦江東岸的耀華綠地,曾傾注著多少亦境團隊和合照伙伴們嘔心瀝血的付出。項目從2017年5月開始啟動方案設計。項目組看著這片岸線總長約1800米——占浦江東岸濱江岸線總長1/10的基地,深感壓力。因為在占地如此大,岸線如此長,且有大量現狀植被覆蓋的綠地上動刀,加之工期緊迫,極具挑戰。
于是亦境團隊設計師們頂著炎夏灼灼烈日,踏勘現場,揮汗如雨。為了全過程、精細化設計,將初期的現狀調研落實到一苗一木的極致。方案競標成功后,進入更為嚴謹的初設階段。在融合方案優化、各方專家意見、造價概算、現場施工條件等種種因素后,初設進行了多輪調整和完善,并進入施工圖設計。最終,于2017年7月開始緊鑼密鼓地進入施工過程。為按原計劃,在不足6個月的時間里全面竣工,各方通力協作,配合施工方的進度控制。這段時間里,設計師們頻頻往返現場。即使日落西山、華燈初上的黃昏時分,現場辦公室中,甲方、設計、施工還在討論協調,攻堅正酣。
6個月的并肩奮戰后,我們用付出的心血,收獲了耀華的美景。如今的耀華三道貫通、秋葉暗紅,已不再是當初雜草叢生的苗圃式綠地;她透露著海派城市客廳的時尚與生動,同時也保留著對浦江老碼頭的溫暖記憶……
特別感謝:
設計咨詢顧問:法國雅克.費爾葉(JFA)建筑事務所
施工單位:上海為綠景觀建設有限公司
亦境斬獲IFLA-AAPME杰出獎等3項國際設計獎 | 喜報
2022-09-02篤行·共進 | 亦境十四周年寄語
2022-08-08劉冰:設計源于生活 聚焦內心世界 | 亦境那些人
2022-07-01亦境項目榮獲“第二屆上海市舊住房更新改造設計評選活動”優勝獎 | 喜報
2022-05-25亦境項目入圍2022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 | 喜報
2022-05-18同心守“滬” 亦境志愿者在行動 | 亦訊
2022-05-13乘風破浪的女性設計師:亦境設計師姚素梅入選首屆“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風景園林師”提名 | 亦訊
2022-03-07蘇州“最美口袋公園”揭曉!亦境5個項目獲此殊榮 | 亦訊
2022-03-03職業小體驗 大大建筑夢 | 上海市揚波外國語小學職業體驗活動在亦境開展
2022-01-12人民的城市:天安千樹&北外灘·綠之丘考察記|亦行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