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境歷經十載,馥郁綻放。與亦境一起成長的小伙伴們,始終執守匠心、不忘初心,默默堅守著” 營造美好人居環境”的信念,一心一亦,筑境前行。為真實呈現亦境人的風采以及與亦境共同走過的歲月,《亦境那些人》專欄又與大家見面了,敬請關注
亦境那些人·十周年人物訪談
(5)
* 匠心所致 潛心務實 *
在亦境的這些年里,無論職務怎么升遷,同事們總愛稱呼他“畢工”。那是源于他始終不變的低調與謙卑,身上全無領導的架子,唯有專注、務實、細致的匠人氣質。由于具備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極其豐富的現場經驗,所有重要項目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凡是遇到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工地,深入到施工第一線,了解實際情況,協調團隊,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不跑現場的設計師,怎么算得上好設計師
別看畢院長平時幽默風趣,工作時判若兩人,細致嚴謹、專注到極致。在福建寧德環東湖景觀設計項目中,為了選出既能節省成本,又能對原有生態破壞減小到最少的木棧道方案,他親自前往實地踏勘20余次。最終他結合項目設計與建設,發表了“園林工程項目設計質量控制研究”與“木棧道實施工程的調查與研究——以福建省寧德市東湖濱水棧道工程為例”相關論文,為園林土建工程設計質量與成本控制提供參考與借鑒。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感染著團隊中每一位成員。
* 匠心所致 創新不止 *
鎮江古運河竣工后的景觀效果
為了豐富閱歷,提升眼界。畢院長常常利用業余時間考察世界各地的景觀設計作品,汲取靈感。他常笑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更傾心于從行走中閱讀景觀,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全方位地體驗領悟。
* 匠心所致 助力扶新 *
在致力于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的亦境公司,濃郁的學院派風格,頗受青年員工青睞。因為在亦境,畢曉來這樣的極富經驗的資深設計師,會毫無保留,熱心地帶教、指導新進員工。畢院長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在設計日益趨向“一體化”服務的當下,項目中他不但指導新人畫圖紙,研究構造,也常常帶著他們跑現場。在他眼中,施工現場是最好的課堂,理論結合實踐的最佳基地。畢院長帶新人,猶如精匠授徒,認真到極致,還為每位新人做好記錄和評價,結合每個人的特點,幫助他們一起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他曾經手把手帶教過的新員工,不少現在也都晉升為所長或項目負責人。
為了能和帶教的新人們打成一片,他樂意與他們一起組隊,參加公司的各項活動;與他們一起,用腳步丈量天南海北;與他們一起,從生活的樂趣中感悟人生,啟發工作靈感。
代表項目
福建寧德東湖南岸公園園林景觀設計、
昆山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
上海長寧區天原公園綠化景觀改造工程、
上海醉白池公園景觀優化工程、
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及配套設施景觀設計、
鎮江金山湖旅游商業配套設施工程、
溧陽燕山公園東入口及南部景觀提升工程、
上海松江泗涇公園綜合改建、
上海嘉定國際 金融科技服務中心一期A地塊綠化景觀工程
* 零距訪談 *
從設計助理到景觀規劃設計院副院長,任歲月變遷,初心依舊
Q2:行業的職場競爭很激烈,為何您如此熱衷于帶教新人?難道不怕新人成長起來對自己構成壓力?
用心、執著。一生守一個目標,一輩子做一件事!我們亦境十周年慶主題詞就是“一心一亦,十年筑境”。其實我們基礎團隊近二十位同志,守在一起都快二十年了。我們從剛開始幾百平的小項目,做到幾百公頃的大型風景區、濱水景觀帶;業務從長三角延伸到東南亞。一個層面上,我們做“一體化、全過程”設計;另一個層面上,我們做“精細化、個性化、人本化”的景觀微更新。無論時代、行業大環境怎么變遷,業務怎么拓展,項目規模怎么變化,我們的初心永不會變。亦境人追求的就是“亦小亦美”的精致與細膩——這就是“匠心”,匠心所致,方得始終。
亦境斬獲IFLA-AAPME杰出獎等3項國際設計獎 | 喜報
2022-09-02篤行·共進 | 亦境十四周年寄語
2022-08-08劉冰:設計源于生活 聚焦內心世界 | 亦境那些人
2022-07-01亦境項目榮獲“第二屆上海市舊住房更新改造設計評選活動”優勝獎 | 喜報
2022-05-25亦境項目入圍2022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 | 喜報
2022-05-18同心守“滬” 亦境志愿者在行動 | 亦訊
2022-05-13乘風破浪的女性設計師:亦境設計師姚素梅入選首屆“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風景園林師”提名 | 亦訊
2022-03-07蘇州“最美口袋公園”揭曉!亦境5個項目獲此殊榮 | 亦訊
2022-03-03職業小體驗 大大建筑夢 | 上海市揚波外國語小學職業體驗活動在亦境開展
2022-01-12人民的城市:天安千樹&北外灘·綠之丘考察記|亦行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