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境十一周年精品項目
亦真亦善 境心之道
值此十一周年之際,我們陸續推出亦境“十一周年精品回顧”專題,每一項作品都是亦境人默默精耕的心血,是亦境人十一年筑夢的見證,更表達了亦境人對合作伙伴、各界人士的誠摯感恩!今天推出專題三 “可持續景觀設計與營造 ”的代表性作品,敬請關注!
可持續景觀設計與營造
古運河中段全長4.9km,規劃設計總面積64.52hm2,規劃基于“南山北水?運河相牽”的鎮江城市格局及古運河中段的周邊環境資源,從“水、岸、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以打造聯動“南山北水”、激活“城市山林”、優化“旅游格局”的運河休閑風光帶為目標,確立古運河中段“兼容古今、顯山露水、親水樂水“的全新景觀與功能定位,形成“一場、兩帶、四園、六橋、六埠”的布局結構,展現“百里繁華一水牽”的休閑運河景觀風貌。
201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本項目總規模24hm2,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鎮,大新湖是大新鎮最大的人工湖,項目建設對于調節大新鎮水系生態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張家港大新湖公園是大新鎮市民休閑空間網絡的重要活力核心,公園的建成也助力綠地系統結構及休閑網絡的完善。本項目聯通縱橫水網,打造“核心凝聚”的景觀格局 ;設計上融古通今,營造具有水鄉底蘊、圈層遞進的濱水活力公園,結合岸線構建的彈性生態活力帶塑造10 hm2生態景觀湖,打造新湖景觀名片;秉承低碳與彈性景觀理念,營建低成本景觀。項目建設完成后,以吉祥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公園,通過貫穿健康步道,增設觀景塔、風雨廊橋、休閑廣場及相關配套設施,滿足周邊居民多元化的游憩需求。得到業主及周邊居民的廣泛贊賞,對于完善大新鎮游憩體系,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019 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作為江蘇省重要港口城市太倉的前沿,太倉港區確立了以長江為縱軸、七浦塘為橫軸的“T”型濱水港城格局。構建低碳持續的生態綠廊和具有地域特色的七浦塘濱水中央公園,是近年港城城市建設的重點之一。太倉七浦塘生態公園西起龍江路,東抵濱江大道;北鄰碧云路,南至浮宅路,項目總面積32.76hm2。作為七浦塘港城段生態修復與景觀改造的一期工程,本項目設計以“水城相融、市民共享”和“杉陌蘆花、鳶飛魚躍”為功能與景觀定位。通過科學評價、保護生態基底,構建生態水岸;內融外聯、因勢利導,打造多元復合的水岸空間;精心選材、精準施技,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等形成項目的特色與創新。
秦漢新城是西咸新區五大新城之一。本項目規劃范圍總面積647hm2,為秦漢新城“十三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之一??傮w規劃立足打造“自然芳香長岸、活力新尚渭河、人文千年暢想”的目標,保護渭河古樸壯麗的自然景觀風貌,以沿渭河生態濕地公園為核心,依托渭河綠色走廊構建東西向帶狀城市組團,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濱河生態長廊、文化展示長廊、濱水休閑長廊、都市形象展示長廊——形成秦漢新城第一濱水界面,為城市的線性發展提供依托。景觀設計以“渭水暢想、秦漢文韻”為主題,解析地域文化特色,采用簡潔現代的表現手法,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有機更新。
油墩港是上海市規劃的“一環十射”高等級航道建設中的重要航道。松江油敦港濱河綠地旨在打造一條兼具防護與康體健身功能的活力綠帶,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康體健身場所,構建生態防護綠軸,完善松江區級綠道系統。設計構建了“南北貫穿,西透東連” 的空間格局,合理利用現狀植被資源,秉承科學雨洪管理理念,構建錦茵苾芬的社區雨水示范園,打造四季繽紛的社區后花園。因需導入活動,打造適老性和兒童友好型的鄰里共享空間。全長1350m,寬度30-35m,總面積3.99hm2 。
項目設計總面積約12hm2,周邊主要為工業用地,藥城大道作為該區的景觀軸跨西景河而過。方案設計從“水”與“岸”著手,譜寫題為“自然之河、新綠之岸”的和諧樂章?!八钡奶幚恚横槍Τ鞘泻拥琅艥彻δ軓?、生態景觀功能弱的特點,結合泰州獨特的地域特征,在現狀駁岸的基礎上進行景觀提升,以相關技術為依托,恢復原始自然河道的“地理記憶”。
--道路與立交景觀設計--
常嘉高速周莊互通區域,為常嘉高速、同周公路的互通區域,為外界進入周莊的重要門戶,也是昆山南部水鄉旅游板塊重要的門戶節點,總面積8.05h㎡。設計整體上,從原生水鄉肌理中提取縱橫交錯的水網結構;局部景觀節點上,從傳統江南園林的水系中提煉出與現狀相符的岸線,從而梳理水系,修復生態肌理。并將原生肌理與道路景觀緊密融合,最大程度上減弱城市建設對水鄉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通過構建浪漫櫻花體驗、燦爛荷花體驗、金色稻香體驗、爛漫菜花體驗、姹紫嫣紅杜鵑花體驗五種體驗,水西福地、姜下聚賢、呂莊水韻等五個節點,農林透景型、疏林透水型、借水造景型、村落半透型、等七種模式,串聯20公里的自駕游線,打造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
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全長31.3km,設計總面積140hm2。本次設計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形成合理的植物生態群落。設計強調林下空間鄉野化、減少高修剪的整形種植,形成節約型道路景觀,模擬地帶性植物群落,以鄉土植物為主體,重點營造出混交密林型、疏林綴花型、開敞草坡型、精致組團型等若干植物群落,構建泰州南北向的生態走廊。
江陰霞客大道北起陰城區,南接錫惠山大道,全長22.5km,途經澄江、南閘、霞客和青陽四鎮,綠化總面積為140hm2。設計采用從“通道”走向“廊道”、“線性規劃”走向“立體設計”的創新思路與策略;“梯度”控制綠帶的自然度,尊重植物的生長規律,合理控制植物的種植密度,追求工程管護的最小化。霞客大道交通與游憩相結合的全新功能定位,生態綠化與人文特色相融合的景觀定位,是蘇南地區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和新農村建設的一次率先試驗與探索。建成后的大道景觀受到省市領導的首肯和市民的普遍好評,被譽為“江蘇第一大道”。
溧陽長山大道是天目湖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本次設計范圍為天目湖鎮養老院南側至X106段,全長2km,設計旨在打造展示天目湖形象、兼具生態防護、休閑游憩功能的“門戶型”山水風景路。從天目山水、南山竹韻提取設計元素,打造節點景觀,凸顯天目湖“南山竹?!钡牡赜蛱厣?。
天目湖大道自站前路至迎賓大道的8km路段,是溧陽主城區進入天目湖國家AAAAA級風景區、中關村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交通性主干道,也是寧杭高速進入溧陽的門戶。亦境團隊在對該路段景觀提升規劃設計中,以“山水田園型風景大道”為愿景,充分利用和借鑒“遠山(南山)近水(天目湖)”的風景資源,將天目湖大道打造成一條兼具生態防護、休閑游憩和文化展示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景觀廊道。
項目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北起保稅港區、南接沿江高速,全長19.71km,是張家港未來疏港主通道,項目建成直接服務于港區核心作業區和保稅港區,是蘇州市高速公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植物選擇以防護樹種、鄉土樹種為主,結合防塵降噪的植物,作為骨干和基調樹種,提高疏港高速公路的綠化凈化空氣和衛生隔離的功效。采用多種模式段的形式,形成具有張家港特色的景觀長鏈。豐富水系的貫通與融入,針對地塊內發達的水系,結合江南水鄉特有的野趣,將大片的水田、農田景觀引入基地內,形成開合有致的景觀序列。
張家港新涇路東西向貫穿楊舍主城區、黃泗浦生態核以及塘橋副城區三大組團,向西與江陰相連,向東連接城際高鐵,是張家港市2013年新建的一條重要的交通干道成為城市主干網“六橫八縱”重要的一橫。設計利用現狀水系,設置長堤、全島、半島、浮島等水景觀,并結合兩側用地的性質和景觀特色,形成“三鏈、三點、多島”的布局結構,再現江南水鄉風韻。綠化總面積為35hm2。
全線2.5km,總設計面積約16.8h㎡。健康大道作為醫藥高新區貫穿東西的一條重要主干道,是彰顯藥城特色的地標性節點。設計融合了現代分子醫學的元素和生態、保健的理念,旨在打造出醫藥高新區生態、現代、保健的景觀綠廊。
團山路西段是位于鎮江市南徐片區及高新區內的一條東西向主干道,是進入鎮江的門戶型道路之一。改造路段全長約2.5km,紅線寬40m,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50KM/H,道路標準段采用三塊板型式,道路側分帶綠島寬5.5m,并設置生物滯留草溝。本項目依據鎮江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要求,并提煉當地歷史人文元素,定位并闡述了“自然體驗、人文體驗、科技體驗”三位一體的設計理念;提出了“春景于養、夏景常在、秋景為主、冬景為藏”四季相承的設計愿景。
金港大道位于張家港市,北起南二環路,南至西塘公路,為張家港南北走向的一條城市快速主干道,全長3.6km,總綠化面積為21hm2。本次改造設計的目標是營造融西方景觀的簡潔大氣與東方園林的詩意精致為一體的迎賓景觀大道。改造后的金港大道景觀受到市領導的首肯和市民的普遍好評,被譽為“張家港第一大道”。
東廊路位于無錫市錫山區,改造長度10.7km,本次設計面積約26.9hm2。本次設計以“楓葉大道、藍紫色系”為主題,在保留現有喬木的情況下,梳理地形,透田透水,采用大塊面生態野趣的設計風格,將東廊路打造成為融合現有農田風光與周邊廠區、居住片區,打造兼具生態與休閑功能的生態綠帶。
--景觀工程施工--
濟南陽光城-麗景公館示范區
景觀工程
項目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景觀面積約2.5h㎡,項目為后現代主義風格的中高檔小區,景觀風格延續了小區建筑的整體風格,并穿插若干新江南園林景觀元素,由流經小區的自然河流北橫涇、橫沙涇混合諸多人工水景加以巧妙串聯成景觀線。整個小區綠樹掩映、芳草萋萋、流水潺潺、異步異景。景觀效果深得業主的好評。
項目位于上海閔行區,景觀面積約4.6h㎡。該項目工程施工中充分落實新都市主義的設計風格,并結合設計對日照、通風、景觀等要素考慮,實現了空間的通透與交流。
項目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設計擬通過整體化設計將地塊與城市相連,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按照生態、文化、和諧、精致的城市定位,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設計以“鶴”文化為載體,體現新中式的江南園林景觀,通過具有現代感的設計手法體現中式風格的特征,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景觀規模1.8hm2。
項目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景觀面積約1.7h㎡,本項目為高檔別墅區示范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設計優化工作。該項目工期緊,在較為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圓滿完成施工任務,景觀品質獲得業主好評,成為當地高檔社區景觀標桿性項目。
華潤大學改造項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溫泉城一號路白洋淀管理培訓學院,屬于華潤大學北校區。整個項目占地約30h㎡。因校區功能發生變化,而進行全校區的室內外改造、提升。軟景改造包含原有綠化梳理、改造提升方案優化;喬灌木栽植;草坪鋪種;水生植物栽植,土方造型等。在對原有樹種整體梳理后,根據四季氣候,配置觀花、觀葉、觀果綠植,優選鄉土樹種,豐富植物品多樣性,同時,著重對特色景點進行組團配置,兼顧考慮小品、建筑等景觀元素的呼應關系,保證良好的景觀效果。
項目位于上海長寧區法華鎮路,景觀面積約8000㎡。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及文化傳統的著名高校,本工程為配合繼續教育學院校區改造提升,對原有綠化進行梳理。并結合校區現有建筑風格,設置了“白墻黑瓦”的傳統風格景觀小品。在保留古樹周邊增設配景植物,從而使得整體景觀既富有明快的時代感,又不失文化積淀的厚重感。
項目景觀面積約4.2h㎡,由于周邊地形復雜,施工根據地形現狀和周邊道路的標高情況,將場地整理為若干個不同標高的臺地,自南向北形成退臺。在主入口運用對比鮮明的彩色景觀墻,以加強學校主入口景觀效果;并結合建筑入口景觀展廊,增加空間的層次感。景觀草坡上種植豐富的鄉土植物組團,形成活潑自然的景觀效果。在學生戶外活動集中的圖書館庭院和教學樓庭院中央,采用硬質景觀鋪地。利用室內外高差建造休息平臺和大臺階,并與景觀綠化結合布置,滿足大量學生集散與活動的需求。室外運動場采用塑膠材料鋪裝,結合仿真草坪,提供安全、舒適的運動場所。
上海維璟中心室外景觀改造工程位于閔行區顧戴路、秀波路,為已建成運營的商務辦公園區。第一階段改造涉及景觀面積約為2h㎡,工程通過中心庭院、秀波路出入口、廊架、架空層等區域的景觀改造,優化了原先C棟、D棟、F棟、G棟辦公樓周邊商務辦公的景觀體驗。改造后增加了更多的會客、商務洽談空間,豐富植物綠化,更好地展示了園區形象。
合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亦境斬獲IFLA-AAPME杰出獎等3項國際設計獎 | 喜報
2022-09-02篤行·共進 | 亦境十四周年寄語
2022-08-08劉冰:設計源于生活 聚焦內心世界 | 亦境那些人
2022-07-01亦境項目榮獲“第二屆上海市舊住房更新改造設計評選活動”優勝獎 | 喜報
2022-05-25亦境項目入圍2022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 | 喜報
2022-05-18同心守“滬” 亦境志愿者在行動 | 亦訊
2022-05-13乘風破浪的女性設計師:亦境設計師姚素梅入選首屆“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風景園林師”提名 | 亦訊
2022-03-07蘇州“最美口袋公園”揭曉!亦境5個項目獲此殊榮 | 亦訊
2022-03-03職業小體驗 大大建筑夢 | 上海市揚波外國語小學職業體驗活動在亦境開展
2022-01-12人民的城市:天安千樹&北外灘·綠之丘考察記|亦行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