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生態旅游養生特色小鎮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中心城區白龍江南岸,占地面積約5.92km2,距扎尕那核心景區約27km,規劃立足迭部“綠色寶庫”、“紅色圣地”和“藏文化大觀園”的優質稟賦。聯動周邊優質旅游資源,結合迭部亞高原的天然養生環境,打造以旅游服務和藏式養生為核心功能的特色小鎮。構建扎尕那區域旅游大本營、迭部藏區鄉土文化體驗集聚地、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文化遺產傳承點,藏地亞高原養生先行示范區從而將小鎮建設成以旅游服務與養生休閑雙核驅動實現一業帶百業的世界級藏地休閑養生特色鎮。
越南“印象會安”主題樂園
規劃、建筑、室內、景觀、燈光設計一體化
“印象會安”主題樂園項目緊鄰越南中部的會安(HoiAn)古城。占地約10hm2。會安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重要場所。設計尊重地域場所精神,將公園打造成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主題公園與旅游文化演藝相結合的標志性旅游景點。項目一期建成后,已成為全球首部跨境合作山水實景演出的場所,點亮秋盆河,煥彩會安古城。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西佘山及天馬山生態人文景觀
規劃、景觀、建筑設計一體化
本次設計范圍為佘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東佘山園和天馬山園,總面積約為1.11km2。強調“聯動、共享、差異化表達”的核心規劃理念。規劃旨在將東佘山及天馬山打造成滬上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山。打造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升級版,國家級旅游度假創新示范區。聯動周邊旅游資源,壯大“佘山旅游”品牌。通過廣泛的社會調查,了解公眾的需求。在現狀游線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游憩場地。主要活動場地呈點狀分布,由游線串聯。立足佘山地區的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積淀,深入分析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與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定位與景觀特色,綜合調查研究,完成了從前期規劃策劃至實施性方案的全過程設計,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及游覽設施提升建議,完善了近期的實施方案,部分已進入實施階段。
賀州玉石林景區
總體策劃與詳細規劃
鎮江市南山風景名勝區(東、南片區)
策劃與規劃
廣西武鳴縣靈水景區
景觀綜合提升修建性詳細規劃
廣西黃姚世外田園漂流旅游區
修建性詳細規劃
甘肅慶陽月亮灣香草園
總體規劃設計
廣西黃姚水美花香景區
總體策劃
長泰海濱城·MOUMOU農場
景觀、建筑設計一體化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村下游區域
旅游基礎設施工程規劃
基地位于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村下游區域規劃面積約9.3hm2,打造龍蟠河沿線步道景觀走廊3000m,共分主要景觀、觀賞游覽、緩坡林地、濱水漫步和淺灘景觀五大主要空間,沿途布有生態休憩亭廊、燒烤活動空間、棧橋等體驗式場所,并在步道周邊設置富有民俗特色的文化景石、景墻,滿足觀光、游憩、民俗、生態等主要功能。以生態與健康為理念:力求保持生態原貌景觀,用材上多采用木頭、竹子、稻草、石板等自然生態材料,約束對景區生態景觀的破壞。
以“洞覺生態”為設計主題:展示巴馬作為世界長壽之鄉的長壽文化。
溧陽市鄉村旅游公路
規劃、景觀、建筑設計一體化
2018艾景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獎
基地位于溧陽市北部,起于舊縣村,終于瓦屋山,全長約20km,沿途匯集了獨特的自然稟賦。溧陽作為山水旅游城市,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一個響亮的品牌,為進一步挖掘溧陽山水、田園、自然風光,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溧陽市政府提出了“自在駕行、暢游溧陽”的鄉村旅游口號。規劃完善建設鄉村旅游公路網對全市鄉村旅游戰略意義重大,連接聯通各景區各路網,更好更便捷的服務好游客至關重要,做到真正能讓游客穿行于溧陽美麗鄉村,留戀于溧陽的美麗鄉情。
通過構建浪漫櫻花體驗、燦爛荷花體驗、金色稻香體驗、爛漫菜花體驗、姹紫嫣紅杜鵑花體驗五種體驗,水西福地、姜下聚賢、呂莊水韻等五個節點,農林透景型、疏林透水型、借水造景型、村落半透型、等七種模式,串聯20km的自駕游線,打造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
鎮江國賓館
規劃、建筑、室內、景觀、夜景照明設計一體化
2015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基地位于風景秀麗的金山湖畔,與著名的佛教圣地金山寺隔湖相望,項目總占地面積9.1h㎡,配套建筑面積9390㎡,以五星級酒店標準建造,兼有國賓接待和社會酒店功能,酒店已于2013年竣工并開業運行。
“借金山寺景、引塔影湖景、留現狀綠景”成為貫穿規劃、建筑、景觀、室內創作的重要原則,通過對項目全程一體化的設計控制,使得建設效果達到了整體環境與建筑細節,外部景觀與室內空間完美結合。
借鑒樸素的生態思想,形成“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理想環境模式,合理控制建筑尺度與布局,做好金山寺的配角。在以“寺裹山”而聞名的金山寺控制區內,酒店以尺度適宜的兩個群落建筑,居地塊西部緊鄰布置,最大程度地與金山寺拉開最大的距離,留出城市與金山寺的視覺通廊,確保最大的綠化緩沖空間,形成“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理想環境模式。同時,建筑外墻面的干掛暖色調石灰巖系統與金山寺的建筑取得較好的協調。
河南固始迎賓館
建筑、景觀、室內、夜景照明、VI系統設計一體化
設計理念突出強調總體布局、建筑、室內、景觀、夜景燈光、VI系統六者有機結合的整體設計,著力把握現代酒店的特點,力求形成多層次、多路徑、復合界面的建筑空間,同時營造環境景觀良好、場所尺度適宜,創造符合城市休閑人群生理、心理的環境空間。針對固始迎賓館現有建筑的造型特點和立面破損情況,結合未來迎賓館的功能需求,采取入口門頭改造、局部加建多功能廳、立面翻新、增設電梯等綜合手段,對建筑功能、立面造型等進行設計。建筑入口簡潔開闊,銜接室內室外的空間,檐口弧線與餐廳幕墻一筆連通、錯落有致。使整棟建筑拔地凌空、氣勢恢宏,是名至實歸的“地標”酒店建筑。
溧陽曹山紫薇谷度假村酒店
方案設計
太倉長江口芳香溫泉度假酒店
景觀、建筑設計一體化
安徽巢居酒店
景觀、建筑、室內設計一體化
項目規劃以自然要素的溪流作為核心景觀,將巢居-廬居-聚居三種形態的度假單元有機結合,營造依水而棲、擇群而聚、筑巢而居的別具一格的整體氛圍??傆玫孛娣e2.96hm2,總建筑面積12637㎡。
鎮江古運河風光帶
規劃、景觀、建筑設計一體化
2019年度IFLA APR 開放空間類卓越獎
2015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古運河中段全長4.9km,規劃設計總面積64.52hm2,規劃基于“南山北水?運河相牽”的鎮江城市格局及古運河中段的周邊環境資源,從“水、岸、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以打造聯動“南山北水”、激活“城市山林”、優化“旅游格局”的運河休閑風光帶為目標,確立古運河中段“兼容古今、顯山露水、親水樂水“的全新景觀與功能定位,形成“一場、兩帶、四園、六橋、六埠”的布局結構,展現“百里繁華一水牽”的休閑運河景觀風貌。
上海黃浦江、洋涇、中棧、耀華公園
景觀設計
2019年度IFLA APR 開放空間類榮譽獎
歷經十五年的規劃建設,上海黃浦江兩岸45公里濱江公共空間于2018年全線貫通,實現了“還江于民、還景于城”的愿景。本項目洋涇、中棧、耀華3處濱江公園總面積約24.6hm2,岸線總長2.5km。其建成,貫通了黃浦江東岸21公里岸線的三個重要“斷點”。
設計巧妙解決了綠地與高樁碼頭的高差問題,構建了立體化、多層次的騎行道、跑步道與漫步道系統,“三道”穿行于濱江、水上、花叢與林間,串聯起全齡化、多感官的活動體驗空間。有機更新了濱江工業岸線,恢復了濱江空間的綠色基底,成為公眾休閑的理想首選地。多個跨專業的設計與研究團隊的精誠合作,打造了有歷史感、智慧型、生態化、生活化的濱江180°全景陽臺,成為串聯黃浦江東岸的三顆璀璨珍珠。項目前期研究成果對黃浦江45km貫通規劃起到重要引領作用,項目的成功也展現了團隊卓越的綜合技術實施水平。
張家港大新湖公園
建筑、景觀設計一體化
201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本項目總規模24hm2,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鎮,大新湖是大新鎮最大的人工湖,項目建設對于調節大新鎮水系生態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張家港大新湖公園是大新鎮市民休閑空間網絡的重要活力核心,公園的建成也助力綠地系統結構及休閑網絡的完善。本項目聯通縱橫水網,打造“核心凝聚”的景觀格局 ;設計上融古通今,營造具有水鄉底蘊、圈層遞進的濱水活力公園,結合岸線構建的彈性生態活力帶塑造10 hm2生態景觀湖,打造新湖景觀名片;秉承低碳與彈性景觀理念,營建低成本景觀。項目建設完成后,以吉祥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公園,通過貫穿健康步道,增設觀景塔、風雨廊橋、休閑廣場及相關配套設施,滿足周邊居民多元化的游憩需求。得到業主及周邊居民的廣泛贊賞,對于完善大新鎮游憩體系,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丹陽普善新九曲河風光帶
規劃、建筑、景觀、燈光設計一體化
2017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設計基于九曲河的周邊環境資源及基地條件,巧妙利用各種斜坡、臺地、擋墻,解決基地內的高差問題,分級設置場地空間,形成了親切多元的濱水空間與生態界面,構建自行車慢行系統,融入丹陽的綠道體系,同時設置新江南風格的院落式建筑空間,實現室內外空間的有機相融,設計以打造城市“客廳”的“全景陽臺、休閑綠毯”為目標,形成“一廊、兩帶、兩翼、三區、六景”的布局結構,展現“通江引河的樂活綠廊”的九曲河景觀風貌,打造丹陽地區最具特色的集健身、運動、游覽體驗于一體的開放式帶狀公園?;厝L2km,規劃設計總面積20.35hm2,建筑總面積23270㎡。
昆山市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
規劃、建筑、景觀設計一體化
2013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三等獎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昆山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位于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北長4.5km,東西寬約300m,總面積2.1km2。昆山東部新城的總體規劃將夏駕河公園定位為東部新城功能性景觀軸與城市客廳,以生態、科技、人文三條主線展現東部新城主要城市精神與形象。全園包括五個功能區:城市慶典廣場、濱水娛樂區、生態休閑區、水上信息科技展示主題區、水上培訓度假主題區。
鎮江金山湖旅游風光帶
建筑、景觀、燈光設計一體化
2007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項目位于金山湖畔的獨特位置,憑借濱臨長江的絕佳資源優勢,在規劃層面,以焦山、北固山兩山為主核,以岸線為紐帶的核帶互動空間布局模式,形成山水為媒、一核兩翼的鏈式結構;在建筑層面,以體現兩山人文歷史、演繹三國文化風情為基調,創作舒展大氣的休閑建筑特色;在景觀層面,以展示水域文化脈絡,融合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健康教育等多項功能為目標,營造出廣受好評的鎮江“天下第一江山”特色景觀段?;乜偯娣e25hm2,建筑面積9800㎡。
鎮江內江濱水城市景觀規劃設計
國際招投標第一名
寧德環東湖風光帶
規劃、建筑、景觀設計一體化
200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項目位于福建省寧德市閩東華僑經濟開發區內,環東湖水岸景觀工程由北岸公園、三都澳大酒店、大門山半島(城市綠舟公園)、南岸生態景觀休閑區組成,總面積1.1km2。于對寧德地形地貌和文化的前期調研,科學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提出了“整體布局,分段設計,最少干預”的設計思路,景觀設計最大可能減少人工雕琢痕跡,保持原有植被、濕地、水系、堤岸的原始面貌,打造“清新自然、四季有景、水綠交融”的自然生態景觀帶。
項目位于江蘇省泰州市,西南城河是鳳城河風景區的特色功能區和未來城市中心區的重要片區,是歷史城區保護框架中的“一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區域內重要歷史街區、宗教文化、公園綠地等資源, 規劃以“吉祥文化”為主題,塑造祥泰灣景區,突出稻河古街區的歷史風貌,構建 泰山公園兩岸的動感體驗中心,以觀水活動為重點,形成連續而跳躍的濱水景觀、 可聚可散的親水活動空間和融人文歷史于其中的瑞吉美景,體現度假區的“慢活” 與“樂活”。項目規模:27.38h㎡。
無錫錫山經濟開發區宛山蕩片區
景觀提升規劃
泰州市鳳城河度假休閑區
規劃、建筑、景觀設計一體化
中國溧陽“世界運河第一坊”
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
昆山市夏駕河濱水休閑商業街
建筑、景觀設計一體化
上海交通大學薔薇園
景觀設計
2019 英國國家景觀獎( BALI )
規劃設計以建設高標準植物主題園為目標,解構薔薇科植物花語,凸顯交大校園主題文化。這里將成為上海高校校園內品種最豐富的薔薇花卉專類科普基地,為廣大師生教學科研提供了又一校園實踐場所。同時,結合薔薇科植物獨特的文化內涵,塑造交大校園內最浪漫的戶外休閑場所,使之成為莘莘學子校園文化生活記憶的又一燈塔。
上海松江方松體育公園
景觀設計
項目位于溧陽主城區南部,燕城大道北側。是聯系北部主城片區城南片區的重要節點,環城綠廊的綠核,是溧陽城市重要門戶節點。公園總占地面積142.5km2。燕山公園是溧陽城市生態建設的啟動工程,是“生態溧陽”、“美麗溧陽”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規劃從“山、水、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激活“城市山林”,打造溧陽城市綠色新地標為目標,堅持以“山水結構自然化、合理化;戶外活動主題化、聚集化;植物景觀專業化、生態化;配套設施系統化、藝術化”為設計對策,確立集生態景觀、運動健身、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城市綜合性公園的全新定位,形成“一山、二水、三園、四界、五谷、十彎”的布局結構,展現“水繞燕山,綠映水中”的休閑山體公園景觀風貌。
長寧區天原公園
景觀提升設計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設計旨在提高空間的安全性、功能的多樣性與適宜性,通過適老化設計,讓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參加各類活動;完善無障礙設施,提供適合老年人的便捷而通用的設施,提升空間的可達性和可參與性;選擇觸感柔和、防滑防劃傷的材料,尺寸符合老年人人體工學。同時融入福壽文化,提高景觀的文化性與藝術性;植物改造盡可能為老年人提供觀、觸、聞、嗅、聽等多感官體驗,選擇提神殺菌功效的品種,輔助老人身心的康復。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體育公園
規劃、景觀設計一體化
鹽城小馬溝體育公園
方案設計
項目提出了“在森林中運動、在山水間暢游”的設計愿景,提出了“體育+”的規劃理念,通過融合健康、宜居、藝術、休閑、養生、生態、文化、產業等具有大眾性與時代性的功能主題,將小馬溝體育公園打造成為具有中央型、復合型、生態型的體育文化休閑公園。
江陰蟠龍山公園
方案設計
常州經濟開發區中心公園
方案設計
嘉興新區嘉善中央公園
方案設計
嘉興秀湖生態公園
方案設計
湖南乾城商業步行街
景觀、建筑、室內、燈光設計一體化
建筑設計:現代感——以現代商業綜合體完美體現現代主義建筑的特點,底層架空、出挑、水平帶形窗、非對稱均衡的設計手法,創造簡潔明快、高端宜人的購物空間。序列感——125米長的小吃街更適合營造親近宜人的小尺度繁華景象,運用豎向的商業構件既滿足商業建筑大量的廣告位需求又能營造琳瑯滿目的街巷氛圍。形體感——運用傳統銀行和商業機構青睞的“斗”的符號,以“日進斗金”的形體,來寓意生意興隆、鼎盛中華、富庶百姓。
景觀設計:多元景致,流動韻律。特色水景,形聲結合。深度發掘,文化底蘊。
照明設計:創造地標性視覺焦點效應,增強區域積聚性和人尺度的親和力,提升視覺感受性,優化空間環境層次。強調連續性,藝術化,舒適感,做到以人為本,從行人活動的角度,統籌規劃各個燈光造景元素,以便在最接近人的這部分空間中,構筑一個和諧的燈光環境,使漫步其中的觀賞者得到一個富于美感的視覺環境氛圍。
合作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上海上農園林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亦境斬獲IFLA-AAPME杰出獎等3項國際設計獎 | 喜報
2022-09-02篤行·共進 | 亦境十四周年寄語
2022-08-08劉冰:設計源于生活 聚焦內心世界 | 亦境那些人
2022-07-01亦境項目榮獲“第二屆上海市舊住房更新改造設計評選活動”優勝獎 | 喜報
2022-05-25亦境項目入圍2022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 | 喜報
2022-05-18同心守“滬” 亦境志愿者在行動 | 亦訊
2022-05-13乘風破浪的女性設計師:亦境設計師姚素梅入選首屆“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風景園林師”提名 | 亦訊
2022-03-07蘇州“最美口袋公園”揭曉!亦境5個項目獲此殊榮 | 亦訊
2022-03-03職業小體驗 大大建筑夢 | 上海市揚波外國語小學職業體驗活動在亦境開展
2022-01-12人民的城市:天安千樹&北外灘·綠之丘考察記|亦行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