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亦境作品“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及配套設施設計項目”榮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園林景觀三等獎。該項目2015年度獲“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是原建設部部級城鄉建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指導意見),評選工作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負責組織實施。旨在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質量和水平,提倡自主創新,鼓勵創作優秀作品,推動技術進步,加快科技成果應用。
亦境公司依靠多個大型城市濱水類積累的豐富經驗,從古典園林與建筑、綠化與生態等院所抽調資深設計師,多次深入項目實地勘察,為與甲方更好和及時的溝通問題,亦境前后派總工與多名設計師常駐施工現場。在古建、燈光排布、現代與傳統景觀元素結合、親水臨水設施等方面,精心設計,充分發揮了亦境“建筑與景觀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品牌優勢,營造“顯山露水、近水親水、城水一體”的帶狀濱水開放空間;建筑布局“倚崗臨河”,創造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建筑空間;整個項目基于生態環保理念,加強水污染防治、構建生態水岸,引領運河建設創新,最終達到“水清、岸旅、景美”,打造出多元復合的水岸空間,成為大運河遺產保護的創新生態示范項目。
鎮江古運河穿城而過,西起京口閘,東抵諫壁鎮,全長16.92公里。鎮江古運河風光帶中段,西起塔山路,東至經十二路,全長4.9公里,規劃設計總面積64.52公頃,其中建筑占地面積約8525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7721平方米)。鎮江古運河風光帶項目自成功中標后,于2010年啟動規劃設計,中段已于2014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較好的評價。目前古運河上段、下段正在實施,預計于2018年底全線竣工。
現狀照片
鎮江古運河風光帶規劃基于“南山北水·運河相牽”的鎮江城市格局及古運河中段的周邊環境資源,從“水、岸、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以打造聯動“南山北水”、激活“城市山林”、優化“旅游格局”的運河休閑風光帶為目標,確立古運河中段“兼容古今、顯山露水、親水樂水”的全新景觀與功能定位,形成“一場、兩帶、四園、六橋、六埠”的布局結構,展現“百里繁華一水牽”的休閑運河景觀風貌。
顯山露水、親水樂水
結合穿城運河“高崗夾河“的獨特風貌,
設計遵循山水因借,水坡相映、坡崗適宜的原則,
通過多元的空間組織手法,
營造”顯山露水、近水親水、城水一體”
帶狀濱水開放空間。
顯山露水——打開城市道路沿線段視線,還運河于市民
■設計在保留穿城運河“高崗夾河“的獨特風貌的基礎上,通過豎向與植被的有機組織,最大程度打開城市道路沿線50%區段的視線,為市民提供在道路沿線“見水”的機會。
高崗夾河“獨特風貌下的變化豐富的水岸空間
■通過設置橋梁、不同高程的臨水游步道、臺階等設施,為游人提供“近水”機會。
繽紛臺地——“高崗夾河”獨特風貌下的多層次景觀
爬山廊——”高崗夾河“下聯系多層次景觀
■將水上交通與游憩相結合,設置水上交通快線、水上畫舫慢線、水上搖櫓慢線等多種水上游線,為游人提供多元的“近水、親水”機會,實現“樂水”的目標。
多層次、多變化的兩岸景觀
因地制宜建設親水慢行系統
兼容古今,
保護運河遺產資源,
還原歷史場景,
打造濱水休閑文化長廊
■設計在充分調研古運河中段現狀與資源的基礎上,挖掘提煉出古運河中段包括自然資源類遺產、水利設施類遺產、聚落類遺產等三類遺產資源,并在設計中加以保護和有效利用。
運河廣場——地域文化的體現
運河廣場——運河文化的展示
運河廣場——城市休閑的體現
運河廣場——歷史場景的修復還原
“丁卯攬古“以“郊野地園林”為原型,打造“城市山林“的意趣
“丁卯攬古”——將“郊野地園林”融入鎮江“城市山林”
許渾別墅——地域文化的恢復性展示,對歷史文人的尊重
石淙精舍——歷史文人景點的設計重建
千秋橋——古典石橋與地域文化相結合
虹橋——因地制宜、休憩文化相融合
丁卯橋——依據歷史記載,結合場地設計重建
梉折景墻——“園冶之路”中漏窗、磚細的展示
海棠園——“園冶之路”中爬山廊、景墻的展示
梅園——“園冶之路”中景石、鋪裝的展示
“夾崗嵐浮”——江湖地園林“的鄉野景觀
“夾崗嵐浮”——自然資源遺產的保護與展示
基于生態環保理念,
加強水污染防治、構建生態水岸,
引領運河建設創新,
最終達到“水清、岸旅、景美”,
打造多元復合的水岸空間,
成為大運河遺產保護創新生態示范項目
“水清、岸旅、景美”的多元復合水岸空間
卵石圍砌的水生植物種植區
沿河水生植物——多品種、多層次水生植物組合凈化水體
TIPS: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是原建設部部級城鄉建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指導意見),評選工作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負責組織實施。旨在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質量和水平,提倡自主創新,鼓勵創作優秀作品,推動技術進步,加快科技成果應用。
上海亦境建筑景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注重項目的創新設計,多個項目曾榮獲全國及上海市設計項目及工程一、二、三等獎。
上海亦境建筑景觀有限公司歷年獲獎項目:
2017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園林景觀三等獎——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及配套設施設計項目
2013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三等獎——昆山市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
2005年度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太倉人民公園改擴建工程
2017年度上海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丹陽普善新九曲河風光帶及配套服務設施景觀設計
2017年度上海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上海(嘉定)國際金融科技服務中心一期A地塊綠化景觀設計
2017年度上海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溧陽燕山公園東入口及南部景觀提升工程設計
2017年度上海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上海松江區泗涇公園綜合改建設計
2015年度上海市優秀勘察設計項目二等獎——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及配套設施設計工程
2015年度上海市優秀勘察設計項目三等獎 ——鎮江金山湖旅游商業配套設施(鎮江迎賓館)設計工程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昆山市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上海醉白池公園景觀優化工程項目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獎三等獎——泰州引江河疏港公路綠化景觀工程
2013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園林專業三等獎——上海市長寧區天原公園綠化景觀改造工程
2009年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太倉同覺寺改擴建工程設計
200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福建寧德東湖南岸公園園林景觀設計項目
200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綠化專業設計二等獎——江陰市霞客大道及延伸段景觀設計項目
合作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研究所
亦境斬獲IFLA-AAPME杰出獎等3項國際設計獎 | 喜報
2022-09-02篤行·共進 | 亦境十四周年寄語
2022-08-08劉冰:設計源于生活 聚焦內心世界 | 亦境那些人
2022-07-01亦境項目榮獲“第二屆上海市舊住房更新改造設計評選活動”優勝獎 | 喜報
2022-05-25亦境項目入圍2022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 | 喜報
2022-05-18同心守“滬” 亦境志愿者在行動 | 亦訊
2022-05-13乘風破浪的女性設計師:亦境設計師姚素梅入選首屆“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風景園林師”提名 | 亦訊
2022-03-07蘇州“最美口袋公園”揭曉!亦境5個項目獲此殊榮 | 亦訊
2022-03-03職業小體驗 大大建筑夢 | 上海市揚波外國語小學職業體驗活動在亦境開展
2022-01-12人民的城市:天安千樹&北外灘·綠之丘考察記|亦行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