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位于江蘇省昆山市,作為經濟百強縣之首,市民對昆山中心城區環境的提升具有很高的期望,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園林綠化提質增量建設,連續多年將公園、綠地改造提升工程列入政府重點實事工程。
昆山中心城區河網密度高、水系發達,但總體公園綠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本次規劃結合國內外發達城市綠地研究,以“增量提質”為出發點,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公園服務圈覆蓋系統和建成公園綠地分級評價體系,對昆山中心城區公園綠地進行了系統的評估,提出了構建了“一軸、兩廊、四環”的藍綠統籌公園體系、“城市閑置地”3大精準覆綠模式和“昆小薇”小微公園建設行動指南等建設指導規劃,打造具有前瞻性、標桿性和實效性的創新型花園城市景觀。
↑ 研究范圍
↑ 體系與技術路線
理念與特色
一個目標? ?三大原則? ?四個特色
一個目標
打造具有前瞻性、標桿性和實效性的
創新型花園城市景觀
三大原則
內涵式發展——開放界面,提升內涵,增加活力了
生態化引領——打造海綿示范城市
品質化建設——像繡花一樣精雕昆山中心城區園林
↑ 北后街小游園實景圖
四個特色
“藍綠統籌”——構建藍綠交織的濱水公園體系
以“水網綠世界”為主題,做足水文章。圍繞吳淞江、婁江、致塘河等水系,通過三大策略,打造中心城區“一軸、兩廊、四環”的水景觀體系和“3橫2縱”的濱水線性公園格局,融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于一體,營造“藍綠交響、水路相融、水城一體”的昆山園林景觀特色。
“精準覆綠”——厘清本底,精準施綠,推進城市閑置地煥發新顏
(2)精準施綠:實施“查漏”-“擇地”-“補綠”三步走路徑,通過前期已建公園綠地量的評估分析,在公園服務半徑未覆蓋區域內,選擇匹配閑置地,并根據閑置地用地性質、使用類型和周邊居民訴求形成3大精準覆綠模式:
過渡型休憩綠地:對規劃遠期為居住、商業、工業等其他類型用地,通過近遠期規劃結合,規劃過渡型綠地,在預留遠期建設空間的同時,滿足近期游憩需求。
“昆小薇”——9種類型、98個“針灸式”改造的小微公園建設行動計劃
編制昆小薇 - 共享鹿城行動指南,整合“活力街巷、魅力街角、藝術建筑、貼心裝置、共享操場、社區藝圃、文創廣場、健身環道、特色花道”等9大要素,對街頭轉角、老舊小區、圍墻等居民身邊的閑置地進行9種類型、98個項目“針灸式”改造,巧妙解決在高度城市化發展中,中心城區用地緊張綠地面積少、城市文化記憶淡化、公共空間質量低下、公共服務設施不足等諸多問題,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宜居的城市活力空間。
創新與影響
“自下而上”的規劃? ? ?“邊編制邊實踐”的規劃? ? ?“可復制可借鑒”的規劃
“自下而上”的規劃
地方綠化管理部門對高密度老城公園綠地更新自下而上的探索,在總規、綠規指導下, 撥點囤綠,見縫插綠,挖潛補綠,以精細化的小微公園完善老城區游憩體系。規劃引入社區管理者、使用者、規劃設計者,實行全過程多方參與,共同打造美麗家園。
“邊編制邊實踐”的規劃
(1)完善“七橫四縱”生態廊道網絡:市域層面通過實施楊林塘航道生態修復工程、太倉塘濱水景觀帶、夏駕河景觀帶濕地公園、錦溪郊野公園、吳淞江綠色廊道等項目,新增綠化661萬m2,沿河閑置地覆綠229萬m2。
↑ 吳淞江綠色廊道平面圖
(2)綠地增量及閑置地精準覆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閑置地覆綠面積1193.4萬m2,累計新增綠化面積2361.2萬m2;
目前,許文塘游園項目打造出可供居民游憩的花圃游園已進入收尾階段;南后街沿河景觀節點、人民南路朝陽派出所西面地塊景觀節點已完成。北后街小游園將僅供停十幾輛車的停車場改造城以粉墻為紙,竹石為畫,營造精致風雅、恬靜疏曠的園林景觀。
↑ 北后街小游園實景圖
↑ 耘圃實景圖,圖片來自網絡
(1)本規劃入選“2019年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公園城市與藍綠空間》主題論壇,題為“城市景觀更新規劃路徑與策略——以昆山中心城區藍綠統籌規劃為例”的專題報告獲得了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2)昆山的實踐,成為周邊地區多個地方住建局考察學習的榜樣,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高密度老城中心區城市綠化更新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引領作用。
觀有佳景
游有佳園
健有佳所
鏈接湖蕩、水鄉與城市的韌性綠廊:張家港河生態廊道保護修復規劃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喚醒場所記憶:張家港河生態走廊(城北大道 - 蕭林路段)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兩山之“岕” · 風景“翼”在:溧陽1號公路景詹沙河大橋驛站設計方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多彩“云溪灣”:溧陽1號公路黃崗嶺服務驛站景觀提升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如”韻新生·否極“泰”來 :如泰運河(科技路 ~ 寧啟鐵路)河道兩岸風光帶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馨園——演繹老上海弄堂風情 :上海地鐵14號線長樂路消防出入口外環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看繁華海派印象 :上海地鐵14號線大世界站外環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演繹“藍綠交融”的現代風景畫意:上海地鐵14號線黃陂南路站外環境設計方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流溪畫舫 :“昆小薇行動計劃”之昆山白馬涇路街角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洑家自然學校:社渚洑家村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街角活化:蘇州市吳江區吳模路游園提升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深度“美顏”:昆山市慶豐西路景觀提升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智享生態的金色之灣:上海紫竹園區江川東路沿線綠帶及節點景觀改造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流動的畫卷:S206涇縣美麗公路(鼓樓鋪-財富路口)環境提升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編織傳世精彩:中國溧陽“世界運河第一坊”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在森林中運動 在山水間暢游:鹽城小馬溝體育公園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微湖漁村·樂居呂蒙:微山縣微山島鎮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工程——呂蒙村一期工程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昆小薇”——隱園、耘圃、稚趣街角口袋公園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校園空間的迭代更新:昆山市柏廬高級中學景觀提升工程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啟明道理·福澤桑梓:昆山市震川高級中學景觀提升工程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地鐵上蓋的城市公園設計探索:上海方松社區公園(嘉松南路東側綠地)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喜報!“張家港灣項目”入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優秀案例 | 亦訊
上海亦境星落佘山巔·繁光依樓臺:佘山天文臺建筑外環境提升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山海逸林,拾翠尋徽:黃山山海凱悅嘉軒酒店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花意街區:“昆小薇”之昆山市致和塘南岸更新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校園“第一印象”: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華山路入口景觀更新
上海亦境上海松江新城華亭湖廣場景觀提升設計
上海亦境山東省鄉村振興標桿村建設項目:微山島小官村環境改造提升一期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公鐵并行交通綠廊復合利用模式探索 ——溧陽生態森林走廊規劃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南京紫金山莊景觀提升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枝趣:山東省新泰市魯新盆景文化產業園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美麗校園設計實錄:昆山市彩葉化樹種進校園建設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工林帶的游憩轉型——松江銀杏園設計
上海亦境筑園塑夢:AOE夢想樂園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高品質迎賓景觀大道:昆山市長江路道路景觀提升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文共享空間:“昆小薇”行動計劃之昆山市耘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千年渭水 生態暢想:西安西咸新區渭河濕地公園規劃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新尚與活力:無錫惠山大道景觀提升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松江九里亭景觀更新規劃與實踐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浪漫共享街道:無錫錫山東亭路景觀更新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活力東門:“昆小薇”行動計劃之昆山市“稚趣街角&學區路”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江南水鄉“壺天模式”的韌性建構:張家港大新鎮新湖(公園)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鄉村旅游發展的景觀途徑探索:溧陽 1 號公路選線與驛站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市松江區油墩港沿河休閑綠地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低成本鄉村改造設計模式探索:微山縣昭陽街道愛湖美麗村居項目一期工程設計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老舊社區公園的蛻變——上海松江人樂花園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工林帶的游憩轉型:上海松江方松體育公園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交通大學薔薇園景觀設計
上海亦境上海醉白池公園更新設計
上海亦境從綠帶到珍珠項鏈——上海外環林帶植物群落評估與更新研究
上海亦境江南運河的咽喉——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提升設計
上海亦境記憶·融合·共生——串聯黃浦江東岸的珍珠:上海黃浦江洋涇、中棧、耀華公園
上海亦境文之采 · 行于云——“故里” 游園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霓虹之上——溧陽1號公路驛站建筑及景觀設計∣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水墨微花園——昆山北后街小游園∣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黃浦江洋涇/中棧/耀華公園設計|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詩意水鄉 · 常嘉高速周莊互通區域景觀設計∣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市松江區油墩港(新松江路-文誠路)沿河休閑綠地景觀設計
水清花影疊,芷岸綠帶舞太倉港區七浦塘生態公園規劃設計
杉陌蘆花,鳶飛魚躍昆山市中心城區高板橋建筑景觀設計
妝點老城區的咫尺綠心灣溪公園的“有機更新”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醉白池公園景觀優化工程
上海亦境錯過了武大櫻花,就不要再錯過交大薔薇∣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溧陽市鄉村旅游公路綠化景觀概念設計
上海亦境亦境作品︱山水田園蘊詩韻——溧陽天目湖大道
上海亦境長江(鎮揚河道段)焦北灘農業園規劃設計
以“香林花圃”為主題的實驗性景觀島嶼張家港市南豐鎮四干河(建工大道-南豐西路)沿河景觀帶設計
生態、整體、關聯——演繹水之情懷亦境作品︱竹語山水·印象天目——溧陽長山大道
張家港大新鎮新湖(公園)景觀設計
上海亦境老公園 新風貌——上海松江區泗涇公園綜合改建設計
上海亦境溧陽燕山公園東入口及南部景觀提升工程
上海亦境江陰林蔭大道景觀設計 | 亦境作品
林蔭 園藝 水韻嘉善白水塘、孫家橋、新區中央公園工程(二期)濱河公園方案設計
一園一韻、一廊一品泰州鳳城河西南城河景觀設計
水城一體,還河于城【亦境作品】門戶型道路綠化景觀類:張家港金港大道
上海亦境【亦境作品】古典園林與建筑類:揚中市佛教文化廣場
上海亦境【亦境作品】農業科技園類:鎮江焦北灘休閑農業園
上海亦境江西南昌旭嵐春天景觀規劃設計
晨嵐春曉,山水諧秀南寧吉祥鳳景灣景觀設計
軸線上的景觀盛宴昆山市夏駕河“水之韻”城市休閑文化公園
連接、滲透、聚合天原公園(長寧區老年公園)改造設計
一個有溫度的公共景觀空間溫州龍港鎮巴曹A1地塊新城國際景觀設計
棲居、樂居、雅居江蘇溧陽天目湖健康養生園景觀規劃設計
聆聽山與水的景觀對話,打造山居、水居的江南圖景張家港市新涇路綠化景觀設計
生態脈絡,鏈式景觀泰州溱湖大道景觀改造設計
因水制宜,創建生態景觀路泰州引江河疏港公路綠化景觀工程
因“土”制宜的生態廊道鎮江市長江路濱水帶環境提升及生態濕地設計
活力南濱、翡翠長岸上海東方麗都花園景觀設計
小橋流水畔的城市伊甸園江蘇溧陽龍泉山莊景觀設計
景觀色調中的詩章韻律福建寧德東湖南岸公園園林景觀設計
因物施巧的“節約型”生態公園探索與實踐江陰市霞客大道及延伸段景觀設計
從“通道”走向“廊道”的探索與實踐古典園林與建筑類:太倉同覺寺
上海亦境古典園林與建筑類:溧陽高靜園
上海亦境太倉人民公園改擴建工程
意取“弇山園”,情生粉黛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