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規模:嘉定國際金融谷位于上海嘉定工業區城北路1115號,項目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
設計時間:2013年-2014年
獲獎情況:2017年度上海市優秀勘察設計項目園林景觀三等獎
項目特色:景觀設計、施工一體化工程。以“交織、融合、生長”為策略,表達“嘉定金融谷與上海金融中心的呼應交織、金融創新與服務理念的交織融合、技術人才與金融行業的生長發展”的園區發展理念。運用邊界最大化理論,構建“金融谷景觀與城市界面的交織、融合”;“建筑、廣場與濱水生態景觀帶的交織、融合”;“建筑與中庭景觀的交織、融合、生長”。景觀設施的“藝術化”、空間布局藝術化,秉持生態可持續理念,貫徹海綿城市技術導則。實現質量管控、進度管控與成本管控,低耗材,低耗工,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
①
運用景觀邊界理論
構建“交織、融合、生長”的空間序列
通過空間界面的相互交織錯落
實現邊界景觀效益的最大化
總平面圖
■ ?園區與城市界面景觀的“交織、融合”:放大入口空間,以樹陣廣場為載體,采用向園區和河道方向延伸條石臺階與鋪裝形式以及因地制宜利用不同高差的銹鋼板景墻與綠化種植的方式,實現園區景觀與市政綠化的有機銜接。
園區與城市界面空間布局平面圖
入口景墻:簡約時尚,突顯金融服務區的特色
入口空間:放大入口空間,以樹陣廣場為載體,實現園區景觀與市政綠化的有機銜接
■ ?建筑、廣場與濱水景觀帶的“交織、融合”:依據建筑外輪廓的流線,設置折線構圖的平臺、臺階與棧道,加強濱河景觀帶與建筑的聯系;建筑前廣場區的無邊界水池通過高差及距離的合理布局,從視覺上實現水池與河道融為一體,實現了廣場與河道的交織融合;
建筑、廣場與濱水景觀帶的“交織、融合”布局分析圖
無邊界水池
折線構圖的臺階加強廣場與建筑的融合
濱水折線式條石臺階,加強了濱水景觀帶與建筑的交織
依據建筑外輪廓線,設置折線式平臺、臺階與棧道,加強建筑與濱河景觀帶的交織與融合
折線臺階有效引導流線
■ ?建筑與中庭景觀的“交織、融合、生長”:中庭以疏林草地為主,通過流線的園路布局實現建筑與景觀空間的交流與滲透。
建筑與中庭景觀的“交織、融合、生長”布局分析圖
流線型的園路布局實現建筑與中庭景觀空間的交流與滲透
園路交織錯落,加強建筑間、建筑與中庭景觀間的聯系
園路交織的中央草坪,提供了藝術化的互動與交流空間
中庭:臺地花坡形成有韻律感的俯瞰效果
翠坪臺地、園路花溪與建筑的交織與融合
流線型園路花溪形成無限延伸的視覺效果,加強建筑與景觀的聯系
②
通過“藝術化“手法
表達具有金融谷主題與特色的景觀
■ ?以景觀藝術設施為載體表達“融合之花“、“貫通全球“的主題與特色;
“貫通全球”主題雕塑:空間與時間的穿越,金融產業全球發展,連線全球
“融合之花”主題雕塑:具有融合輝映、融合奮進之意
“花瓣”主題的綠化交通島
銹鋼板藝術臺地
銹鋼板藝術臺地
③
踐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實現景觀與生態的“交織、融合、生長”
■ ?秉持生態可持續理念,貫徹海綿城市技術導則,配置兼具景觀與生態效果的雨水溝、雨水收集池等設施,采用透水鋪裝,實現100%雨水滲透率。
生態停車場
透水園路鋪裝及卵石雨水溝實現園區100%雨水滲透率
動靜皆宜的景觀跌水,兼具雨水收集的生態功能
銹鋼板收邊的卵石雨水溝兼具景觀藝術與生態效益
綠色辦公空間:整型灌木營造簡潔大氣的辦公植物景觀,并與建筑有機銜接
綠色辦公空間:植物景觀整體簡潔大氣,節點精致化與園藝化
組團式植物景觀與建筑交融,營造綠色低碳的園區環境
合作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研究所
中國淮河流域里下河地區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索——高郵現代農業科教示范園總體規劃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扎尕那度假農莊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打開石匣,綻放人間香巴拉”——扎尕那旅游小鎮總體規劃
上海亦境九曲水韻 樂活綠廊——丹陽普善新九曲河風光帶及配套服務設施設計
上海亦境鎮江古運河中段景觀及配套設施-景觀設計工程
聯動“南山北水”,激活“城市山林河南固始迎賓館設計
多層次、多路徑、復合界面建筑空間的構筑丹陽普善新九曲河風光帶及配套服務設施景觀設計
橫透縱融,穿古連今上海洪福寺改擴建設計
都市寺院,因地制宜鎮江市金山湖旅游商業配套設施工程(鎮江迎賓館)
借金山寺景、引塔影湖景、留現狀綠景嘉興市秀洲新區科創服務中心設計 | 亦境作品
滲透內外的靈動與均衡上海農科院奉浦園區規劃設計
簡·斂·雅東海觀音寺建筑及慈慧公園設計
“前園后寺”,因借生輝張家港香山風景區入口改造設計
提煉“香”、“古”文化,打造城市客廳鎮江市濱江旅游風光帶景觀規劃設計
山水為媒、一核兩翼,打造“天下第一江山”